一、阿里注资新浪微博
4月29日,新浪公告宣布,旗下新浪微博获得阿里5.86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在公告中,双方表示,将依托各自领先的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优势,打造更为活跃的微博平台,探索和建立更具想象力的微博开放生态体系及商业模式。当强大的交易数据、强大的支付体系、海量的用户群体等和微博结合后,势必对双方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和社会化平台上的既定战略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更会促进社会化数据和电子商务数据的融合及开放、分享。业界普遍认为,在某些方面,社交化电子商务让原来单向、线性的交流模式变成双向、互动的交流模式,充分发挥了依靠口碑和社交圈子进行品牌扩散和营销的特点。
这一举动不会只是形成像外界所说那样,新浪微博会成为淘宝的商品展示平台和流量导入渠道。因为,新浪微博本身是一个媒体渠道、一个传递信息的社交平台,并且,新浪微博也一直在寻求商业模式,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在和其它商业网站的微博平台抢占网络资源后,已经拥有了5亿多用户,在其上投入的心血可想而知,不仅是时间上的累积,还有大量人力物力的倾入去维持运营和技术支持。本次阿里投资解决了新浪微博以前只依靠广告维持生计的困局,也为和腾讯QQ和微信的竞争增加了筹码。从短期来看,效果明显,从长期来看,虽然阿里资本雄厚有喧宾夺主的可能,但,毕竟双方各自具有特点及优势,未来要看新浪如何运维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凡客的微信电商尝试:这就是企业自媒体的未来
今日,凡客移动创新事业部从原来平台业务中心独立出来。新事业部主要负责移动终端创新业务的开拓和实践。除此之外,凡客还积极探索在微信上拓展其业务的可能性,消费者可以在微信的界面上直接检索,完成购物、查物流、投诉、退换货、晒单,完成全流程操作。其移动创新事业部负责人栾义来说,可以说,在凡客的移动互联网布局中,微信的战略地位已经提到了和APP一样,甚至更高的等级上。
从2011年到2013年1月,微信用户已达到3亿,新浪微博从2009年到2012年的用户量是5亿,两者的竞争关系不言而喻。而各大电商也都拓宽思路,思考如何利用最先进的社交工具来拓展自己的业务,他们需要像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而社交平台也因被需要而变得功能更加丰富。只要有需求、有竞争关系的存在,就会有进步发生,而这一切都是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各自摸索的结果,这也构成了互联网生态圈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