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会动态  本会简介   两岸交流   业界人物   成员风采  行业动态   图片展示  法律法规   公告板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中国互联网协会海峡两岸互联网交流委员会 > 滚图 > 正文

首款商务场景社交APP“机遇”正式发布


http://www.taiwan.cn 发布时间:2015-06-01 13:33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伍月明)5月29日,一场名为“机遇大爆炸”的产品发布会在北京千禧大酒店高调开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斯穆特博士、源政投资杨向阳、丰厚资本创始人杨守彬、纳斯达克中国首席一力、著名记者兼主持人武卿、诺奖生命科技控股陈振兴博士、加措活佛、智立方杨石头等多位各界名人,200多家媒体、上百家基金出席了此次跨界机遇盛会。

  “机遇”是首款商务场景社交APP,与其他商务社交APP不同,“机遇”打破了传统商务社交以职业、头衔驱动关系链接的模式,以全新的“图片驱动、故事驱动、数据驱动“的方式,全面打造个人超级名片,通过关系大数据导航人与人之间的“智慧连接”,在有用与有趣的商务场景化运用中,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帮助用户之间建立 “商性”关系,打造下一代关系驱动的商务社交平台。

  

  从“得脉”到“机遇”的变迁

  “机遇”董事长胡世辉先生介绍说,“机遇”的前身名叫“得脉”,作为其对全新商务社交的摸索,已低调运行了三年,积累拥有了400多万的用户,用户群体来自各行各业,覆盖范围超过600个城市和40个国家。在三年之后“得脉”已经完成了“得到人脉”的历史使命,得脉者,得机遇,“机遇”因此诞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识别与记忆,越来越碎片化,需要以更快的速度进驻和抢占用户大脑,这也是“得脉”更名“机遇”最主要的原因。

  胡世辉表示,“机遇”在西方所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全新的基于移动互联特征的“六维关系“模型,即通过“时间、空间、角色、能力、荣誉、意愿“六个维度,以及“关系向量”大数据和关系匹配推送技术,为用户创造线上与线下遇见的更大化的可能性。机遇正在以东方人的社交情怀,结合西方人的关系演算,帮助用户建立起更具人性、更有趣、也更符合中国人“先做朋友,再做生意”方式的商务场景社交运用。

  目前,中国商务社交领域,绝大多数还只是单纯的模式拷贝,甚至盈利模式也是在以国外产品为模板。但实际上,中国人的商务社交从来都是场景化与生活化的,与国外的商务方式有本质区别。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款真正符合中国商务人群实际商务社交需求与商务社交特性的产品。从目标营收、应用人群等,都不是主流的方式,并且在传统行业具有直接对标的竞争对手,行业前景上升有天然的天花板。

  现在业内的社交软件,多为垂直类,比如脉脉针对职场人群,陌陌对标陌生社交,微信是熟人社交。而机遇由于其创新的关系链模型与超级名片,其覆盖的人群和机会将远大于这些产品,其中产生商业价值化学反应的机会也将远大于其他软件,价值也将更大。

  

  “机遇”与第三代商务社交

  从全球整个商务社交领域的发展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付费订阅服务为主要营收模式的,其主要代表是早期的LinkedIn以及德国XING网站等;而第二阶段则是在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引发的,由于更多人群有强烈的寻找工作的需求,聘用服务让职场社交类网站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直到现在,聘用解决方案部门在职场社交类网站的营收组成中仍然保持近六成的份额;第三阶段则是营销整合等,通过深度服务去获取附加值阶段,目前营销解决方案部门的收入已经占到职场社交类网站整体的四分之一,并且在以50%-60%的速度快速增长。

  对比国内的商务社交软件,比如脉脉等更多是完全拷贝了传统职场社交应用的模式,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主要营收方向确立在职场和聘用服务上。但一方面中国现有经济环境良好,爆发类似美国08年金融危机的概率不大,另一方面单纯的聘用服务市场空间有限,很难有爆发的机会。

  从本质上看,脉脉以及被Viadeo收购的天际网等都还徘徊在商务社交发展的第二阶段,对于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并获取附加值方面并没有特殊的创新与产品。而“机遇”对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认知与判断——个体时代的加速到来,其产品的核心功能——超级名片,通过创新的“图片驱动、故事驱动、数据驱动“把用户的价值更立体完整的体现出来,使个体商务价值营销成为可能,更像是在推动移动互联时代的“个人门户”。从这点看,“机遇”应该是国内第一家秉承了第三代商务社交理念的产品。

  可能性与确定性所带来用户预期的落差

  “机遇”的产品观,则是通过六维关系,帮助用户去创造建立商务关系的场景,进而去发现和创造获取机会的可能性,使用户在不同商务场景的游弋中,完成用户沉淀与人脉资产积累。这是“机遇”在创造可能性和造惊喜方面的独特个性。

  当然,不同的用户群体对于确定性产品与可能性产品的观感可能会有所差异,但仅从心理角度分析,一款可能性的商务社交产品在沉淀用户方面肯定会优于确定性的商务社交产品。胡世辉曾经说过“商务本身就是在诸多不确定性与可能性中寻找机遇和创造机遇的过程。“机遇”的目的是让用户通过产品“找到”或是“碰到”自己生命中的贵人,这种贵人,可能是商务关系上的,也有可能是生活关系上的;这种贵人可能是比你成功,能提升你的,也有可能是可以助力你和帮助你的。”

  胡世辉带着“重新定义商务社交“的视角去审视现有其它产品,质问到:“商务社交为什么一定是冷色?一定是蓝色的?为什么不可以是多彩的?每一个人想要的机遇是一样的吗?商务社交除了有用之外,为什么不能有趣起来?甚至是性感起来?为什么商务社交只能谈功利?不能谈交情?”

  曾经是建筑设计师的他更愿意把自己描述为:一位穿梭于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系设计师、一位志在解析生命关系密码的社交极客。他对机遇的理解: “机遇从来都不是预先设定的!机遇来自可能性!机遇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人、一起做对的事!机遇是创造改变!机遇是瞬间的命运。”

中国互联网协会海峡两岸互联网交流委员会
地址: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6号广安大厦中段7层 邮编:100053